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當中教師設計課程第一步總是想學生為什麼學這個知識? 這是從課程設計的角度著手。教師用盡全力思考學生在課程當中的知識建構過程以及未來知識的應用層面,引導學生從中自主建構核心素養。
「學生為什麼要學這單元」,現今的社會時常用這樣的角度來理解教育,然而這很可能的一個邏輯難以自洽的迴圈。學生預計要學的單元有許多應用,若是沒學懂,什麼應用都與我們無關,不是知識無用,而是我們沒學懂不知道如何用。
大學數學系的課程越往高年級越高深,有可能在業界的應用越少,但是大學部的課程透徹理解實際上對於產業應用非常有效,在業界工作能夠善用大一微積分的人寥寥可數,許多人在頂尖公司解issue還是每天用國高中數理化。能夠靈活運用的人通常就已經相當有地位。
所以,其實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最需要的並不是在學習過程中問這單元有沒有用,而是有沒有真正學懂,能夠真正學懂則應用性廣且高。學習者一直問「學生為什麼要學這單元」是好事,但是其實時常可能是因為大人自己沒學懂所以覺得沒有用,真正學懂才能夠領略實用性。與其花時間質疑知識無用,不如先學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