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PBL大學教師社群分享,「大學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與執行細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縮寫PBL)大學教師社群分享,「大學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與執行細節」

110年1月7日

分享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在臺師大開授的「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關於設計與執行細節。

探究與實作課程是從科學本質出發,以科學家的日常工作為觀察目標,希望將科學家解決問題的科學過程性技能透過課程有效傳授。

就教學目標來說,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兩大重要目標,首先是呼應認知學派Jean Piaget主張的,「知識是靠學習者自建構,不是外在灌輸」,所以運用問題導向探究式教學策略來達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策略。其次是透過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歷程,促進學生知識認知以外的科學過程性技能(science process skills,例如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度與本質)培養。

在課堂中的執行方法是透過探究案例,幫助學生從「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後設觀察到「科學」是學術社群的成員共同評議形成的知識框架,或科學家描述世界的方式,包含科學方法及科學內容,不一定代表真理。在方法與學術社群運作當中,從物理定律的對稱性來說明科學社群當中「說服科學同儕」的重要性。

回應科學本質,將課堂經營程成科學學術社群,每回都有主持人,負責同儕審閱評議團隊聚焦,讓全班同學的發現與歸納結果能夠聚焦成為當天形成的知識。

細節則是需要在每一個階段鼓勵學生投入課堂問題探究、進行討論、並與同儕分享。所以第一步需先針對問題進行恰當設計,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接著問題回應需要注意開放性與結構話提示,避免過度過度扶助,創造更多學生面對未知問題的情境與機會。

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
課堂行當中隨時進行形成性評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隨時調整問題布局,一般是先問開放性問題,發現學生無法跟上,則鋪陳較結構化的問題鷹架,提示更多以促進學生學習。

總結性評量則須考慮是學生的學習遷移,問題的情境需包裝以確定學生只是背下結果還是真的學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