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超級微課程設計】

【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超級微課程設計】
文/陳育霖

探究與實作課程的設計形成,其實來自老師原本就有的專業知識或者說根本就是科學教師原本的DNA,簡單說來,每位自然科學老師其實都天生自帶探究與實作模式。

就像老師試圖要使用探究與實作教學法來教學生,要先體認,其實教學的過程是在幫助學生整理舊有經驗,試圖讓知識繼續往前延伸一步。學生產生概念或認知轉變,就達成學習成效。
所以老師設計課程之前,也先自行整理過往經驗,做一次探究與實作,來思考課程設計的方法與開端。

在所有科學課程實施之前,教師總是該先回答,

"為什麼學生要學習科學?"

我依照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設計,把問題細分成以下,可以幫助釐清課程設計情境

1. 科學為什麼出現?

2. 科學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3. 科學教育希望達成的目標?

4. 科學教育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5. 國民基本教育中的科學教育哪個部分最重要?

6. 如何幫助學生達成 科學方法與過程技能學習?

7. 認知心理學說,知識是靠學習者自行建構而不是靠旁人灌輸,所以如何營造情境,幫助學生自行建構知識?

以下附上預期答案與我希望引導你的方向

1. 科學為什麼出現? [期望觀眾體認科學是什麼]
[預期答案] 生存、好奇

2. 科學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期望觀眾體認科學的特性]
[預期答案] 觀察、歸納-實驗-理論模型、預測

3. 科學教育希望達成的目標? [期望觀眾體認科學當作一個學習課程的教育目標]
[預期答案] 幫助學生順利生存、滿足好奇心

4. 科學教育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期望觀眾體認科學課程涵蓋的範圍]
[預期答案] 科學方法/過程技能、科學、工程進展、欣賞科學之美

5. 國民基本教育中的科學教育哪個部分最重要? [期望觀眾體認科學課程最希望給學生的素養]
[預期答案] 科學方法/過程技能

6. 如何幫助學生達成 科學方法與過程技能學習?
[預期答案] 探究與實作型態的科學課程或許是答案之一

7. 認知心理學說,知識是靠學習者自行建構而不是靠旁人灌輸,所以如何營造情境,幫助學生自行建構知識?
[預期答案] 探究與實作課程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