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國民中學學術性向區域衛星資賦優異教育方案萬華中正區課程工作坊演講,「科學初探」
110年8月28日(六) 9: 00-16: 00
上午實驗工作坊,「問題是流體還是物體?」,
下午「科學家到底在忙什麼?」,從實境科學研究案例,帶領學生從實作當中領略科學的特性與本質。助教分享從小接受資優教育的經驗、國際科展的歷程以及生涯選擇與學習。
線上進行探究與實作課程,為了可以一邊實驗一邊討論,Google meet + Jamboard + Google Doc + Goolge 雲端硬碟 + 臉書社團。
第一次在Google meet 鏡頭前面即時吹樂器作演示實驗,幸好是聲音的演示,不只依賴視覺的單一表現,效果比單靠視覺傳遞訊息的物理現象好。
學生在電腦前準備紙、筆、剪刀、尺。依據實驗步驟開始製作、測試自己現場製作的實驗器材,學習以科學方法測試實驗器材在實驗過程的穩定性,接著說明如何以科學方法確認科學器材的實驗穩定性。之後才進入實驗設計步驟。
演講及播放簡報檔案與影片都以Google meet為平臺,幾乎都順暢,中間只有大約1分鐘我自己黑幕,退出之後立刻加入就一路順暢。要求學生使用電腦鏡頭直播實驗過程,效果不甚理想,學生的拍攝角度不容易取好,鏡頭的解析度不夠,不容易對準現象做重要的部分,即時的物理現象無法慢速播放及重播,所以效果不盡理想。學生自己看了其他同學的結果,知道手機錄影的效果比較好,所以改成選擇錄影之後傳上雲端硬碟或者臉書,就能夠較適切地傳達實驗過程,同時錄影還有記錄時間的功能,可以一次做完計時及飛行姿態記錄兩種量測。
團隊聚焦討論及實驗記錄主要使用Jamboard,開7個Jamboard頁面,讓兩位學生在同一頁面,學生會有點互相參考,但是能夠互相督促實驗進度。可以順利貼上照片,以便利貼寫上瞬間的想法(即使是不理想的也沒關係,鼓勵學生把原始想法留下來,不要刪除便利貼),學生能夠在便利貼上把實驗數據進行整理並且畫出適當的數據整理圖表,一目了然。
因為鼓勵多元表現方式,又由於硬體問題,有一位學生無法貼上照片,所以開了Google doc,學生在雲端文件上可以貼上照片並寫下想法。即使學生都有權限進去看檔案文件,我還是利用Google meet再分享螢幕給學生,讓大家共同參考研究其他同學的思維及作法。
開了一個臉書社團專為這門課,學生貼上的實驗影片當相當好。詳實且解析度高。
Google 雲端硬碟當中開資料夾,學生上傳影片及文件,手機拍攝之後,全班同學同學都可以直接播放觀看,教師也可以立即分享給全班同學,引導學生看實驗現象當中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