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課程設計歷程實作,桃園高中雙語教師工作坊
113年10月30日 下午1:00-3:00
桃園高中雙語教師與外師Shiela一起進行課程實作設計。
由於與外師一起討論,所以自然形成雙語(接近全英語)討論。
首先由我談雙語課程設計的原則及可行方式,如何運用BICS(日常溝通用語)及CALP(認知學術語言)來進行課程設計,同時注意學生學習歷程中的認知歷程,觀察事實、聚焦概念、思考討論。
接著實地進行課程設計,接近全英語進行,教師與外師都能一起順暢討論。先做一個短課程案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表達成F = ma。
運用實驗數據或 m-F 及 a-F 實驗關係圖,請學生找出F與m及F與a的關係,預期希望學生能發現F 正比於 m及F正比於a。如果學生找不出來,則將問題細分,請學生分別找出F與m及F與a的關係,再來請學生歸納F = ma的結果。
教師再依此把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定義歸納。
接著我問,有甚麼方法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學生理解。
外師想到放一段牽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現象的影片,再問學生,影片當中哪一部份是F、哪一部份是m、哪一部份是a。
*******************************
後設過後,由教師當前最需要設計的科目單元著手,物理老師決定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
接著大家一起思考要找哪一個情境或案例來幫助學生進入課程。
一位老師提出救護車接近又遠離觀察者的影片當作觀察證據,同時幫助學生探究都卜勒效應。
我問所有老師,為了預防學生回答"看到救護車",卻沒說出聲音頻率,要怎麼設計課程以確保課程的邏輯進行方向?
外師說,放影片之前先問學生影片當中救護車聲音與運動關係為何?
我: 非常好,事實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聚焦問題方向。
我: 預期學生能夠找到哪些變因的規律?
物理教師提出"relative motion" 以及 "change of frequecy"。
我: 這樣要如何提出問題或任務才能讓學生得出"relative motion" 以及 "change of frequecy"關係的想法。
另一位老師想到,更加聚焦的問法,請學生回答聲音頻率與聲源對觀察者運動的關係。
聚焦之後,我提問,如何幫助學生更加理解?
外師想到,找兩位同學來演示聲源與觀察者的關係。
物理老師的設計則是直接透過手機當作聲音產生器,拿來甩動進行圓周運動,讓學生聽聲音頻率隨著相對運動不同所產生的改變。
我: 要讓學生歸納都卜勒效應,除了文字描述也可以頻率與相對運動關係圖或者表格來呈現。每個科目的老師對於關係圖或者表格呈現的清晰易讀程度有不同的見解,我認為這很好,顯然一個班的學生一定有些較適應關係圖,有些較喜歡表格,因為每位學生的多元智慧面向不同。
最後,我: 事實、概念都有了,最後能提什麼應用問題或思辨情境讓學生探究?
下次見面討論,同時共創其他課程。
這就是今天雙語進行的雙語課程團隊共創,桃園高中的老師英語表達及課程設計能力都很好。
參考資料
Lu, S.-Y., Chen, Y.-L., Yip, V. W. Y., & Macaro, E. (2024). 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EMI: Exploring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1st ed.). Routledge. In Language issues i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https://doi.org/10.4324/9781003476313
陳育霖 (2023)「重視科學探究與實作的全英語大學物理教學 」,高等教育的EMI教學:理論與本土實務的對話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in Higher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第4章(95-120頁),元照出版公司
陳育霖,「 從科學的本質看雙語教學 」,資優教育季刊,第158期 [連結]
陳育霖,「 科學雙語教學是否雙予? 問題導向教學促進雙語及科學本質學習 」,資優教育季刊,第159期 (113年榮獲教育部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
陳育霖,「雙語教學是否雙予?從學科本質思考雙語教學」,歷史學科中心辦理112學年度「以概念為本-國際教育與雙語教育課程設計」[影片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