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在教學歷程中扮演的角色



文/圖/陳育霖


1. 板書安排是資料整理的重要方式,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緒、鋪陳課程內容。通常將黑板分成3至4個欄位,將另外附註或者計算細節安排在最右邊欄位。並沒有一定要從左邊開始寫起,完全看教師如何安排課程順序,假設希望進行探究式教學,也可以從線索或觀察結果先鋪陳,自然內容也不一定從左邊先寫起。

2. 黑板字體的技巧是"畫"字不是"寫"字,拿原子筆或鉛筆寫字,一般都會在下筆之處用力較重,接著以較輕的筆觸書寫筆畫,但是黑板上的字體遠大於紙上字體,所以筆畫從頭到尾都想辦法用力均勻,效果會較好。所以其實是"畫"字而不是寫字,雖然書寫板書與硬筆字的書寫結構有關,但是由於字體規模不同,所以不一定有必然關係。

3. 總體字體對齊線只要安排得好,行氣就可以很好,只要行氣好,板書就會好。
    對齊線就是中文字體當中的"新細明體",類似古中文印刷字體具有明顯的橫畫細、直豎粗、稜角明顯或英文字體的"Garamond"或"Times New Roman",是用在大篇文章當中適合選取的用字,因為這兩種中英文字體都有橫向與縱向粗細差異,具有引導視線對齊的效果,適合大量文字的文章使用,有利於閱讀者在閱讀當下,視線標齊不至於讀到一半看錯行,或跳到其他行列。

4. 字體重心對齊整體就會看起來整齊。中文字體重心對齊、英文或數字底線對齊,看起來會整齊。

5. 如果不太整齊,方程式等號拉長一點、兩橫寫靠近一點,維持與地面平行,也是修正的好方法。另外,分子與分母上下隔線也是修正板書引導橫向視線的重要標示。插圖的水平方向線只要足夠平行地面,也有補正整體對齊的效果。

6. 好的示意插圖,對整體板書有畫龍點睛效果。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手勢方向的線條與圖樣,只要能夠清楚傳達概念,圖的方向不一定需要跟課本相同,大小也是看個人習慣,一般當然為了怕暴露自己的缺點,把圖畫小一點比較好掌握,但是圖小通常圖例與文字說明都不容易放進圖中一起呈現。

7. 顏色搭配好也有相當幫助。要是真的沒有顏色可以選擇,當留白也可以當作顏色用,同時也可以當作視覺上的隔線。

8. 板書教學與教師採取的教學策略不盡然相關,我們還是可以藉由板書把課程內容鋪陳設計成探究式課程。主要是課程流程與邏輯順序的問題。

9. 有些中文字以楷書寫法確實不容易達到平衡,我以前還會改成行書體寫法,反而比較容易表現,像是"世"的楷書不太好表現,我就寫行書體的筆順,發現自己比較能夠接受。附上一個各種書法字體參考網站 [網站]。

10. "避重就輕,找自己擅長的筆法",每個人的生理條件不盡相同,黑板與教師的身材相對空間關係也不相同,畫圖或寫字一定有最適合的角度與最恰當的安排方式,畫圖的方向若依照自己擅長畫圖的方向畫,會比較好表現,舉個例來說,教光學的時候,光線入射的平面,我們可以畫成垂直也可以畫成水平,看老師的手勢習慣來決定,另外以前看雄中的蔡萍實老師在教雙狹縫干涉的時候,幾乎把整個黑板都都成了雙狹縫干涉的空間,把手當成圓規半徑來畫波前,除了可能這樣畫半圓對蔡老師而言比較容易畫得完美,同時空間中干涉的結果也因為圖示非常大,所以看起來非常清楚。

11. 我們可已精心安排板書與教師的互動出現,把講臺當成舞臺,把教師當成板書的一部分,讓教師一起融合演出板書的內容。

因此,板書書寫過程當中,隨時注意文字左右對齊,圖的橫線是否水平,就會讓整體板書看起來好很多,不一定真需要把字體練習到書法程度。畢竟欣賞書法也需要看整體行氣。



註: 相對而言,像是簡報上的字體選取,盡量以凸顯標題為主,文字數量少,所以除非有特殊視覺設計需求,為了避免字體看起來單薄,中文字選取"微軟正黑體"或"標楷體",英文選取"Arial"之類。"新細明體"或英文字體的"Times New Roman"稱為襯線體serif,"微軟正黑體"或"標楷體",英文"Arial"之類,無襯線體sans serif,sans就是法文的沒有(without)。

中文及英文襯線體與無襯線體的比較

筆者"世"字的楷書寫法寫在黑板上總是不容易寫好,所以會選擇寫成行書筆順,讓字體看起來比較均衡,筆順也比較流暢。
理工科學課程當中,板書書寫有相當程度重要性,教師的板書安排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邏輯地安排思路與記錄方式。會影響學生對於學科以及總體課堂氣氛的想法與印象,也可以算是隱藏課程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設計板書或者簡報跟教師或講者互動,像是上圖中講者嵌入簡報當中,活生生變成簡報內容的一部分。
字體重心對齊整體就會看起來整齊。中文字體重心對齊、英文或數字底線對齊,看起來會整齊。照片當中"拉瓦節=>質量守恆定律"雖然字體底線沒有對齊,但是各個字體重心顯然有對齊,就能夠有平衡感。其上方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因為英文字體與數字的底線沒有對齊加上重心也沒有刻意拉到對齊,所以看起來就沒有平衡感。[作者是國立臺灣師大物理系學生]

由照片可見,畫插圖可以幫助整體畫面。數學公式當中的 "=" 符號以及分數當中分隔分母與分子的橫線"---"可以幫助視線進行對齊。所以如上圖當中公式字體不優秀,但是等號與分數的橫隔線對齊可以製造畫面整齊感。另外直線如果無法從頭到尾都完全直,至少頭尾不要偏。中文字體"電磁波"不需要好看,但是三者的字體重心有橫向對齊,視覺上就會產生穩定感受。圖中偏振片的圓形不算很圓,但是收尾閉合,就不會有亂畫的感覺。橢圓形是依據我自己最擅長的大小畫的,我們一定有最適合自己體型條件的圖形大小,可以試著練習找出。
等號" = "扮演視線對齊的重要角色。每張圖的橫線都盡力畫成平行地面,看起來就會有整體的整齊感。物體的簡易示意圖需要平時就有想法知道大致要怎麼畫,我畫腳踏車至少事先知道有那些零件我需要要畫出來。畫在黑板上的東西要盡量想辦法讓學生看懂,如果沒有幫助甚至誤導,還不如不畫。認為重要、想寫算式的部分就要好好寫,切記不要把黑板當成教師的計算紙
標題"重力位能一般式"字體大小並不一致,但是字體重心大致對齊,所以看起來並不算讓人不舒服。重力位能公式 U(r) 也是利用等號" = "與分數的上下分隔線對齊來引導讀者視線進行對齊。用不同顏色標示,不一定必然看起來比較好,但是可以凸顯部分重要或不同的點。紅色小箭頭如果能夠注意平行地平線,且兩段箭頭長度一致,可以造成圖形穩定。左邊的 U-r 關係圖與右邊的 U-r 關係圖比較,雖然左圖比較大,但是右圖的垂直方向軸較為接近垂直地面方向,左圖則偏歪,所以右圖看起來比較好。
板書分成四部分,畫非物理的插圖,也可以有另類的效果,卡通圖雖然不是物理,但是也是我們畫面的一部分,所以仍然要認真面對,因為觀眾(或是學生、讀者)是在臺下看到整體黑板的效果,不會有任何一部分被忽略。
下方證明星球的質量相當於集中在中心點的積分分割圖,是後來才加上去,但是因為也不是當成計算紙來畫,所以看起來不會產生很嚴重的違和感。
寫完板書之後,下課回答、討論問題,板書就會變成這番面貌,不相干的主題互相參雜,沒有對齊,看起來就會不知所云。
寫得不理想的字體擦掉重寫x0,畫面可以比原先好。數學運算符號都是幫助我們引導讀者對齊視線的好機會,等號盡量讓兩個橫線筆畫近一點、長一點,同時注意水平。英文字體的下方線要記得對齊。英文字體的對齊方法與中文字體不同,中文對齊字體重心,英文對齊下方。
水平橫線會關係到視線的呈現效果,垂直地面的線要垂直水平線,所以要隨時注意。中文字體排列、對齊比字體好看重要太多了。字體練習需要更久時間,但是字體排列是可以透過隨時注意來進步。
單色板書若把示意圖安排好,字體都有對齊,還是可以有所表現,英文字體的對其線設定在每個字體的下方,中文則是重心有對上即可。
最左側當中,方程式或條列的內容留多一點空白,視覺上會更容易分段落,但是中文字體的重心與數學公式的等號須注意對齊,英文字體的最底部需要對齊。如筆者的對齊功力不佳,就像圖中一樣在數學公式下方加畫一條線,來引導讀者進行視線對齊。
字體的大小與留空白間隔之間的比例要看視覺效果來決定。上圖的公式幾乎小於留空白的區域。英文字體下方對齊、中文字體重心對齊,公式等號與分數分隔線對齊。加上有意義的示意插圖,畫面就能夠構成。黑板分成四部分,各區塊左右留白部分如照片中才算及格。會有明顯層次先後感。
中文字體的重心要盡量對齊,黑板兩部分的區隔勉強可以看得出來。右半部實驗流程示意圖清楚,但是步驟 3. 的加熱圖底線並未對齊步驟1、2,如果往下移,應該會看起來更專業。
每一個概念都附上一個示意圖會有助於讀者進行概念判讀。區塊之間留白不夠,導致各區塊的示意圖互相影響,許多原本留空的區域,變成後來說明的計算紙,版書在講完之後是否擦去要好好取捨,前因後果同在一起,容易混雜視覺與概念。
示意圖認真畫會讓讀者看來有種穩定安心的感受,如上圖左邊數來第二欄第三列的速度向量加法圖,同一個概念的基準線如果能夠注意對齊會有助於概念歸納與演繹思考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