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柏拉圖的天空
文/陳育霖
柏拉圖的天空,原文作者擅於陳述故事,譯者中文素養好,文字當中隨時充滿了一種動能,讓我們的眼球迫不及待繼續為了下一個情節而移動,當中傳達了許多現代科學理論的發展過程,原理和內容都相當程度涉入專業領域,讓想知道科學家秘辛和想認識科學理論的讀者都能夠同時得到發現的樂趣。
大一的時候,聽了學長的建議,第一次讀"柏拉圖的天空",馬上忍不住接著讀了第二遍。然後在讀第三遍的同時,我在心理暗自決定將來一定要成為理論天文物理學家。幾年過去一直都沒有實現,碩士班做觀測電波天文學,博士班主修實驗物理,離當初的想法越來越遠,但是一邊看著書中大師的故事一邊領略近代科學的進展歷程,現在看起來仍然覺得這實在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一般人對於科學家的故事,熟悉的總是早期的伽利略、牛頓、庫倫、高斯。近代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多數人想起愛因斯坦、費曼等,其實自從1900年開始頒發諾貝爾獎這一百多年來,科學演進歷程同樣精采迷人。
「柏拉圖的天空」是這本英文科普書的中文譯名,英文原名叫做"Who Got Einstein's Office?"作者是美國華盛頓特區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哲學系副教授瑞吉斯(Ed Rgis),中文由光電工程領域出身的邱顯正老師翻譯。閱讀的過程當中除了內容之外,我同時欣賞原文作者瑞吉斯鋪陳故事的文字架構,以及邱顯正的文學素養,那讓我可以很輕易地像是聽說書人談科學八卦一樣,始終期待下一個更精采的故事情節出現;看到大量科學理論透過水晶體來到大腦,還是能夠持續保持高度興趣而不會感覺無聊或想睡覺。
英文書名為"Who Got Einstein's Office?",是因為整本書的內容描述的是愛因斯坦教授在1933年以後離開歐陸前往美國紐澤西州,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術單位-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及當中科學家歷經人生和研究上的飛鴻雪爪。作者用了一個懸疑小說的標題,順便消費當世物理界的教宗,替讀者問了最想知道的事情,愛因斯坦教授到底在哪裡辦公? 1955年之後,愛教授辭世之後,又是誰分配到了這間研究室? 標題本身就充滿了話題性和故事性。
中文書名「柏拉圖的天空」則是起因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設立宗旨,承襲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雅典建立研究院(the Academy),試圖利用人類的智慧超越真實本體,探究歸納出宇宙萬物的真正本質。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是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的天堂。所作的研究都是雲端之上,不食人間煙火,超過感官經驗範疇的理論研究,期望對支配宇宙萬物背後的《道》,有個系統化的了解。
瑞吉斯寫下的這一段高研院的過往,剛好也是理論物理發展的黃金年代,二十世紀知名的理論家幾乎都造訪過高研院,當然熟悉科學史的人馬上會反擊說,量子電動力學大師理查費曼正好就沒去過,針對這點,書中也做了交代,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來了解許多當代赫赫有名的科學大師,像是家喻戶曉的愛因斯坦、影響二戰的曼哈坦計劃負責人歐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多才多藝的理論家戴森(Freeman Dyson)、華人科學圈的榮耀楊振寧、李政道等等。
書中的科學概念和科學家鮮為人知的事情,其八卦程度,完全不遜於市面暢銷周刊報導的內容(像是華人圈地位崇高的知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二位教授之間的情結,狄拉克的沉默寡言,馮諾曼的超人記憶力,數學宗師歌德爾因為研究美國憲法的內在邏輯而不願宣示加入美國籍,不相容原理鮑立的桀驁不馴,以及理查費曼和葛拉修二位高手為什麼沒進過高等研究院)一起在書中傳達,讓我對這本科普書持續充滿高度興趣和好奇,到今天為止,最少已經讀過20遍以上。現在做研究,偶爾都還會翻一下部份情節,來了解某些事情的發展過程。
影響人類文明深遠的馮諾曼(John von Neumann)架構電腦竟然是在高研院組裝而成。知名的符號運算軟體Mathematica發明者渥富仁(Stephen Wolfram)。2005年剛過世的太陽微中子專家巴寇(John N. Bahcall)。弦論的重大突破者同時也是獲頒費爾茲獎章(Fields Medal)的物理學家維敦(Ed Witten)。蘊育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科學解放思潮的一代宗師孔恩(Thomas Samuel Kuhn)。愛因斯坦與波多斯基與羅森著名的愛波羅悖論(EPR paradox)。碎形(fractal)新觀點對科學研究甚至工程上的影響。楊李二人的宇稱性守恆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哥德爾提出數學原理不完備定理。在書上全都學得到。
作者對科學理論的概念總是能深刻抓住大師的視野和評論,縱使當年背景知識不夠多,書本內容並不是全然精通了解,這些不同於教科書的觀點和描述方法,讓我可以很快又清楚抓住這些現代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概念。顯然作者在撰寫一個吸引人的科學家與科學發展史之外,對於利用科普作品來傳播科學知識可能有更深的期待或使命感。書中陳述科學理論的深度和方式,感覺上作者試圖用最淺顯的方法來教會讀者原理的內容、方法與意義。除了是個成功的科普作家更像是科學教派的狂熱傳教士。從作者談各個研究領域發展的來龍去脈到科學家研究工作中所遭遇的問題,哲學系教授瑞吉斯求真的專業素養可見一斑,加上他對文字的敏感度,成就了這一部成功的科學普及作品。即使站在學術圈外的人讀這本書,我相信年紀輕人很容易受到吸引進入科學研究的領域,成熟一點的對科學社群會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並且更容易津津樂道於這些科學家的瘋狂事蹟,剛剛踏入學術殿堂的人可以透過這本書知道科學研究的本質和歷程並且激發從事科學研發相關工作的豪情和熱力。
詳細資料
柏拉圖的天空:普林斯頓高研院大師群像
Who got Einstein’s office ? : eccentricity and genius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作者: 瑞吉斯/著
原文作者:Ed Regis
譯者:邱顯正
出版社:天下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